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脾虚老得快!这些养脾胃的食物和动作,赶快用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4:58:00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

很多人看到自己眼角出现了皱纹,如临大敌;看到明星们年近半百依然青春靓丽,羡慕不已。为永葆青春,许多人选择多种护肤产品进行保养。其实,不如先了解一下自身脾胃的情况。

保持年轻状态,健脾是关键

人若脾虚老得快

在中医学理论中,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作“后天之本”。

如果脾胃健壮,人的后天根基健壮,哪怕身体出现各种问题,也还有很大希望恢复健康。

如果脾虚,不但容易出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人体的肌肉和皮肤也会失于滋养,出现皮肤和肌肉松弛、身材走样,走起路来也有疲态、老态,人自然也就老得快。

健脾胃要忌口

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咖啡、浓茶、酒等。这类食物可破坏黏膜屏障,刺激消化道黏膜或溃疡面,加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原有症状。

生冷之品:如雪糕、冷饮,以及雪梨、火龙果等寒性水果。这类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寒湿,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坚硬、油腻、难消化之品:如花生、竹笋、糯米制品、煎炸食物等。这类食物易损伤胃黏膜,加重脾胃负担。

产气食物:这类食物会使胃肠道内气体增多,从而加重腹胀、腹痛的症状。

健脾胃要吃好

“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相对应,其中,甘味食物可以补脾。

甘味食物并不等同于甜食,它是指自然而有甜味的食物。

除此之外,甘味食物还包括淡味,即没什么味道的食物,如米、面等淀粉类食物。

一起了解常见的补脾食物

补脾气食物

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为中医“上品”之药,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

山药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所致食少便溏、腹泻带下,以及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

禁忌人群: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粳米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

适宜人群:中气不足所致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所致呕吐、泄泻等。

红薯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之功。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形瘦乏力、纳少泄泻等。

食用注意:多食红薯易引起反酸、胃灼热、胃肠道胀气。

牛肉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所致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等。

补脾阳食物

栗子

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

适宜人群:脾虚食少、反胃、泄泻等。

禁忌人群:气滞腹胀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益精填髓之功。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所致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等。

禁忌人群: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所致食少便稀、疲乏无力等。

禁忌人群: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白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化湿、清暑和中之功。

适宜人群: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等。

禁忌人群:气滞腹胀者忌食。

补脾阴食物

蜂蜜

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有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之胃痛、津亏肠燥之便秘。

禁忌人群: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

莲子

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

适宜人群:有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问题者。

桂鱼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之功。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

禁忌人群: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菠菜

味甘,性凉,有润燥养肝、益肠胃、通大便之功。

健脾胃,要动好

拍八虚

两肘、两腋、两腹股沟、两腘窝,称作八虚。

平时多拍拍可平衡阴阳、祛邪扶正。

其中,拍肘窝可疏肺气、养心神,拍腋窝可疏肝解郁,拍腹股沟可健脾胃、通气血,拍腘窝可缓解腰酸背痛。

用空心掌拍打,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力度适中,由轻到重,每个位置拍20~80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拍打次数。

仙人揉腹

揉腹可以改善脾胃运化能力,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操作时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50圈,再逆时针揉50圈,绕圈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早晚都可以做,每天10分钟。

动脚趾

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

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

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有效的动作包括,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分别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一天2~3次。或者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