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句抗炎,我咽下了涨价212.5%的羽衣甘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00:00    

嗨~欢迎回到“每周健康一点点”,我是主持人雨衣。今天想和大家聊点“吃的”——超级食物。

不久前,#又贵又难吃的羽衣甘蓝被疯抢#冲上微博热一,据媒体报道,羽衣甘蓝的售价从每斤8毛飙升至每斤3.5元,涨价212.5%。从轻食沙拉到新式茶饮,从代餐到冲泡粉剂,顶住了“超级食物的”title,就牢牢抓住了流量密码。

超级食物的背后还有一个更陌生的概念:抗炎。

在互联网的“科普”里,慢性炎症堪称新一代万恶之源,是年轻人的“湿气重”,是养生届的“玩手机和熬夜”,身体有点什么毛病,赖它准没错。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打工人能拒绝这个话术。

真的有必要顶着“难吃”来硬吃超级食物吗?

超级食物超级在哪?抗炎是当代互联网骗局吗?

除了羽衣甘蓝,如今活跃在网上的超级食物还有姜黄、甜菜根、巴西莓、奇亚籽等“顶流”,以及猴面包树果、接骨木莓、马基莓、卡姆果等“后起之秀”。看到这些名字,你是不是也想问:怎么我一个都没见过啊?

这难免让人产生“地球另一头是有什么包治百病的新物种吗”的错觉。

事实上,世界上最先被称为超级食物的,是香蕉。上世纪20年代,为了倾销香蕉,美国香蕉商借美国医学协会宣布“儿童饮食中的香蕉可缓解或治愈乳糜泻”的契机,将香蕉打造成健康家庭的“完美食物”。

上世纪80年代后,超级食物迎来第一个黄金时代。在世界著名数据库LexisNexis搜索后发现,从1986年到2015年的报刊杂志上,被称为“超级食物”的食物有217种。与此同时,Mintel全球新产品数据库统计发现,2011-2015年间,顶着“超级食物”光环的产品,全球销量增长了202% 。

诡异的是,那么火的超级食物却一直缺乏权威的科学解释。当我们拿着“超级食物”的概念向专业医生咨询时,大部分医生都表示了疑惑,称“很少听说,和医疗有什么关联吗?”

目前,这个概念只在各大字典中拥有模糊的定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2014年牛津词典的定义:“对健康非常有益,且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即营养密度极高的天然食物。

直到2022年,哈佛健康的文章《促进健康饮食的10种超级食物》成功让超级食物在国内引起关注,文章提到,浆果、鱼、叶菜等均属于超级食物。

破案了——严格意义上说,超级食物并非一种科学概念,而是一种营销手段。

这似乎就对应了超级食物们在各大平台被宣传出的各种“超级作用”:抗氧化、排毒、减脂、提升视力,以及被cue最多的抗炎。

“带货力”最足的非女艺人的超级食物抗炎食谱莫属。超模水、抗炎蔬果汁、姜黄奶……层出不穷,我们认识的超级食物也从羽衣甘蓝、牛油果等入门级产品,逐渐变成卡姆、马基梅等小众名词。

正如在国内被奉为圭臬的文章强调的那样:“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即使是超级食物,能够提供我们所需的所有营养、健康益处和能量。”

张韶涵分享的“内调功课之超级食物果汁”

伊能静分享的“抗炎果蔬饮清单”

和超级食物一起红透半边天的抗炎,却有一定合理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炎症对身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共同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专家提到,饮食具有促炎特性和抗炎特性,膳食炎症指数(DII)则是一种评估个人膳食炎症潜能的方法,不合理的膳食所引起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与肿瘤密切相关。

正确的抗炎饮食是包含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大豆类富含植物化合物以及部分鱼类和鱼油、茶等在内的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的食物结构。因此,超级食物抗炎的原理在于其食物中某些成分能够减少炎症反应。

超级食物对抗炎有作用不假,但期待值建议不要拉得太高。如果你本身就是个不爱吃水果、一日三餐炸鸡啤酒火锅外卖不能停、熬夜一级选手的话,与其不错过任何一款超级食物,补充身体微量元素的综合维生素片可能更适合你。

又是包糯米纸,又是灌胶囊,究竟是爱超级食物,还是爱自律人设?

继各大茶饮品牌去年推出的羽衣甘蓝、小麦草等“草料”饮品之后,越来越多名字奇特、口感一般的超级食物成为今年各大茶饮品牌新品原料的热门选择。某茗主打姜黄的“大橘姜黄”,某珠奶酪推出“姜黄酒酿轻酪”……一刷repo,办公室最爱尝新的小女孩都放下了手机

对真正的“信徒”来说,加了超级食物的奶茶本质上还是“小甜水”,而他们是将超级食物全面融入了自己的饮食日常——一袋接一袋地囤超级食物粉。

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超级食物粉会发现,和“超级食物食谱”一样多的是“如何吃下味道难吃的超级食物粉”。

本身自带轻微甜味的巴西莓粉和甜菜根粉是入门级,与冷冻水果、椰子水、酸奶打成奶昔是最优解;不含糖的生可可粉被誉为“止猪瘾神器”,可配上牛奶也很像在喝中药;至于又酸又苦的卡姆堪称终极boss,做不来“白人饭”的姐妹,研究出了灌胶囊、用糯米纸包裹咽下去的吃法。

比国人早几十年就开始吃超级食物的外国食谱就成了我们的参考答案。

最常见的是酸奶碗和网红Smoothie。连乳清都滤干净的希腊酸奶再拌上巴西莓粉、藻蓝蛋白等各类粉剂,配合上烘焙燕麦和各类新鲜水果,长着一张“超足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脸,味道还不差。

将蔬果打成Smoothie会让果糖很容易吸收?那反手掏出地中海饮食。这种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饮食习惯被称为抗炎饮食“鼻祖”,以高膳食纤维、高抗氧食物、高钙食物和高OMEGA3食物组成的饮食结构,将众多超级食物囊括其中,因而广受追捧。

但不管是哪种“白人饭”,都和我们讲究锅气、讲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截然不同。与国人普遍爱喝热水、喜热食的饮食习惯也大相径庭。

超级食物所彰显的时尚、健康的印象逐渐与自律的生活方式挂钩,如果说超级食物的功效促使我们去尝试,那吸引我们去改变饮食习惯的,或许还有塑造自律人设的内驱力量。

当我们说“羽衣甘蓝难吃”“巴西莓没味道”“姜黄难喝”时,一定会有长期服用的人站出来说不会啊,就是很好吃。可事实是,最先开始吃超级食物的外国人,就已经在努力让这些东西变好吃了。

没啥味的巴西莓粉拌酸奶,摇身一变成了大几十块的酸奶碗;

难以下咽的姜黄粉成为蛋饼调料,只为减弱姜黄的味道;

羽衣甘蓝也跳出了沙拉碟,在奶茶店找到了它的灵魂搭子苹果柠檬……

既然超级食物并非科学概念,何不就把它当一种食物呢?

生活已经很苦了,就不要再没苦硬吃了。如果不是这些饮食的受众,那就不要以健康之名“绑架”自己去吃。不过度追捧超级食物,单纯享受一杯奶茶,吃一碗酸奶,也挺好的。

•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 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 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 临床营养分会.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 [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01):5 7-63.DOI:10.16689/j. cnki.cn11-9349/r.202 3.01.009.

雨衣、林依敏(实习生)

责编 吴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