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拉升!央行重磅!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接受度提升,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此前介绍,在支付功能方面,人民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
在融资功能方面,人民币成为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发行熊猫债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同比增长150%。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司库长诺德礼表示,海外投资者越来越有兴趣参与人民币债券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体量巨大,流动性充裕。不少海外投资者认购了亚投行以及其他发行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这些投资者包括海外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德意志银行集团财务部发行与证券化主管表示,他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计划保持常态化发行节奏,同步开拓熊猫债与点心债(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市场。
在储备功能方面,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在离岸人民币市场方面,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至今,人民币国际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与之相匹配,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下一步,要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范水平,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23点报7.2110元。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从10时左右的低点开始快速拉升,截至4月14日上午10:39美元兑人民币报7.3102。

在之前人民币中间价首次突破7.2时,巴克莱外汇、利率策略师张蒙表示,人民币已来到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市场开始大量建立美元对离岸人民币的空头头寸,中国央行可能会加大干预力度。央行的干预工具依然充足。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表示,在关税压力和“稳汇率”政策顺势调整的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顺应市场供求的变化,防止汇率僵化;二是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相对稳定。
与美元以外的主要国际货币比较,当前人民币总体体现出了低波动率的避险特征,具有更好的货币韧性。分析人士认为,从内外部因素综合看,后续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马文博)
中国商报综合自央视财经、经济日报、第一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