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确定今年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工作
4月15日从市市容环境卫生中心获悉,围绕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我市今年生活垃圾分类总体遵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基层治理、全民参与、设施完善、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逐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志愿者、投放主体等多元参与、有效联动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社会认可、市民满意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具体将实施六大重点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联动合力。各县(市、区)、开发区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常态化、持续化开展。市容环卫中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指导力度,协同各级环卫部门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对破损、不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进行整治。发改、城管、税务等部门完善与生活垃圾分类挂钩的收费机制。
聚焦绿色低碳,推动源头减量。推进产品与快递包装一体化,大幅减少电商商品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加大塑料废弃物、可回收包装物规范回收力度。鼓励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环保布袋、菜篮子、纸袋等非塑料品。完善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监督、管理机制,倒逼限塑行动落到实处。提倡餐饮单位推出小份餐、半份菜等服务,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推广自主计量点菜模式。优先采购可循环利用产品,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绿色办公。
提升分类投放水平,强化资源回收利用。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和投放容器更新更换工作。结合实际设置临时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建立相应工作台账。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投放容器。鼓励超市、集贸市场根据自身实际自行设置小型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就地处置。
完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扩大“互联网+智能回收”覆盖范围,构建多层级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运输相衔接的转运体系。加大现有餐厨垃圾处置设施运营管理,持续提高餐厨垃圾的分类转运效率和覆盖范围。实现有害垃圾应收尽收和规范化、集中化、科学化、无害化统筹收处
强化分类处理效能,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大垃圾焚烧电厂、餐厨垃圾处置等设施的运营监管力度,杜绝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不规范运行现象。加大沼气、残渣、炉渣等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产品回收利用力度,推广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垃圾分类整体水平和科技含量。
强化示范引领,提升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营造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市、区(市、县)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工作动态等宣教力度,提高普及力度和公众参与度。鼓励在各级学校、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完善家、校、社联合推进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并州新闻 记者 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