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基金财报解读:份额激增127%,净资产翻倍,净利润达24.49亿,管理费3869万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发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2024年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份额总额增长127%,净资产翻倍,净利润表现亮眼。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业绩增长显著
本期利润与净值表现
2024年,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基金各份额类别均实现了较高的本期利润与净值增长。A类本期利润为8.91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286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10.19%,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10.89%;C类本期利润2.33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156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9.37%,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10.51%;E类本期利润10.76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111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8.80%,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10.78%;2024年6月3日增设的D类本期利润2.49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810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6.31%,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7.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89%,各份额类别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类别 | 本期利润(元)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
A类 | 891,363,962.75 | 0.1286 | 10.19 | 10.89 | 9.89 |
C类 | 233,319,296.03 | 0.1156 | 9.37 | 10.51 | 9.89 |
E类 | 1,075,672,843.73 | 0.1111 | 8.80 | 10.78 | 9.89 |
D类 | 249,135,448.18 | 0.0810 | 6.31 | 7.00 | 9.89 |
净资产与份额变化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1,665,321,533.83份,较上年度末的9,546,254,554.83份增长127%。其中A类份额为7,062,287,938.03份、C类份额为2,609,396,195.30份、E类份额为8,592,940,428.99份、D类份额为3,400,696,971.51份。净资产合计从2023年末的11,472,630,571.21元增长至28,812,680,918.84元,增长151%。
份额类别 | 2023年末份额(份) | 2024年末份额(份) | 2023年末净资产(元) | 2024年末净资产(元) |
---|---|---|---|---|
A类 | 5,944,104,921.45 | 7,062,287,938.03 | / | / |
C类 | 820,606,564.03 | 2,609,396,195.30 | / | / |
E类 | 2,781,543,069.35 | 8,592,940,428.99 | / | / |
D类 | - | 3,400,696,971.51 | / | / |
合计 | 9,546,254,554.83 | 21,665,321,533.83 | 11,472,630,571.21 | 28,812,680,918.84 |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紧跟市场节奏
投资策略分析
2024年债市波动较大,一季度利率先大幅下行后窄幅震荡,二季度信用债利差压缩,三季度供给压力上升、宏观调控加大,债市赎回扰动频现,四季度政策预期企稳,收益率急速下行。该基金组合紧密跟踪指数久期等风险因子变化,在抽样复制基础上,积极优化持仓结构,灵活调整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
业绩归因
基金在2024年取得较好业绩,主要得益于对市场节奏的把握和合理的投资策略调整。在不同市场阶段,通过优化持仓和调整杠杆久期,增强了组合收益,从而实现各份额类别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费用分析:管理费增长显著
管理费用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38,693,713.92元,较2023年的9,989,695.12元增长287.74%。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10,225,120.09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28,468,593.83元。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 |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
---|---|---|---|
2023年 | 9,989,695.12 | 2,542,319.06 | 7,447,376.06 |
2024年 | 38,693,713.92 | 10,225,120.09 | 28,468,593.83 |
托管费用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2,897,904.57元,较2023年的3,329,898.41元增长287.33%。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05%的年费率计提。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
2023年 | 3,329,898.41 |
2024年 | 12,897,904.57 |
投资组合分析:债券投资主导
资产组合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8.99%,金额为34,633,753,025.42元,全部为债券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56,753,932.10元,占比0.16%;其他各项资产295,135,935.66元,占比0.84%。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固定收益投资 | 34,633,753,025.42 | 98.99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56,753,932.10 | 0.16 |
其他各项资产 | 295,135,935.66 | 0.84 |
债券投资
期末债券投资中,金融债券占比最高,公允价值为32,898,914,720.26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14.18%,其中政策性金融债为32,898,914,720.26元;国家债券公允价值1,734,838,305.16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6.02%。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国家债券 | 1,734,838,305.16 | 6.02 |
金融债券 | 32,898,914,720.26 | 114.18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32,898,914,720.26 | 114.18 |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
持有人结构
期末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34.57%,个人投资者占比65.43%。其中D类份额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4.89%。
份额级别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 | 占总份额比例 | 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 | 占总份额比例 |
---|---|---|---|---|
A类 | 1,558,873,253.20 | 22.07% | 5,503,414,684.83 | 77.93% |
C类 | 191,338,019.22 | 7.33% | 2,418,058,176.08 | 92.67% |
E类 | 2,512,588,355.71 | 29.24% | 6,080,352,073.28 | 70.76% |
D类 | 3,227,031,704.20 | 94.89% | 173,665,267.31 | 5.11% |
合计 | 7,489,831,332.33 | 34.57% | 14,175,490,201.50 | 65.43% |
份额变动
2024年各份额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申购赎回,总体申购金额大于赎回金额,导致份额总额大幅增长。如A类本期申购11,090,270,924.40份,赎回9,972,087,907.82份,期末份额为7,062,287,938.03份。
份额级别 |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
---|---|---|---|
A类 | 11,090,270,924.40 | 9,972,087,907.82 | 7,062,287,938.03 |
C类 | 7,168,449,089.49 | 5,379,659,458.22 | 2,609,396,195.30 |
E类 | 50,771,250,440.80 | 44,959,853,081.16 | 8,592,940,428.99 |
D类 | 12,641,171,029.06 | 9,240,474,057.55 | 3,400,696,971.51 |
风险与展望
风险提示
尽管2024年基金业绩出色,但债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波动、信用风险等。2024年7月1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对基金运作产生潜在风险。
未来展望
管理人预计2025年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债券市场关注资金面企稳、央行降准降息幅度和时点等。从中长期看,货币宽松等因素对债市仍有支撑,但需提防通胀复苏带来的债市估值重构冲击。未来组合将密切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积极跟踪指数,力争为持有人获得稳定回报。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