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月球 >
  •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博举办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宋晨、刘祯)记者1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由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包含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

  • 再忙也记得抬头看看月亮,今晚有年度最大蛾眉月

    4月1日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天文科普专家为您详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现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这一

  • 石头做的国旗 正反面的月壤……来国博看“广寒宫”筑梦20年

    清明假期要开始了,此时草木萌动,满城春色,正是扫墓祭祖、踏青赏春的时节。如果闲暇之余,您还没有想好去哪里,正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石头做的国旗、月球的挖土工具、月球正反面的月壤等,这些记录中国探月工程成就的实物。在本次展览上,上百件珍贵实

  • 我国新发现!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背月幔更干

    近期,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该结果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成果论文于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遍认为,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原

  • 我国实现全球首次地月空间组网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地月空间三星组网,抢占了地月空间探索的制高点,让月球资源开发利用、跨行星生存等梦想走进现实。一群科学家们在一年前发射了三颗卫星:一颗在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另外两颗不巧碰上火箭发射异常,只进入了远地点高度13.4万公里的轨道,距离预定的高度还差一半,卫星救援随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