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广东电视门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03:00    

4月10日上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上线仪式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和广东省教育厅共同主办,是广东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强省的有力举措。

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地区之一,广东省围绕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发力,不断推动平台深度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从今天开始,广东万千学子,将能通过广东广电网络电视大屏,共享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课程资源,与名师对话,与智者同行。后续省内各大运营商将逐步上线。

活动指出,广东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四个基础”。一是对数字化需求迫切。广东在校生超2870万,是在校生最多的省份,有各级各类学校超3.7万所,城乡之间、各个区域、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差异较大,迫切需要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二是新型基础设施完备。全省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率100%,超100M(兆)宽带速率100%;课室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超99%。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升级,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打牢基础。三是优质文化资源富集。广东是文化大省、媒体大省、互联网大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4800多家。同时,拥有报刊广电媒体600多家,超大规模互联网企业38家,有能力、更有意愿持续输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四是信息技术实力雄厚。广东拥有全国领先的5G、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拥有众多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活动强调,广东将采取五项举措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活动对“平台”应用和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发挥数字技术“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全过程的教育数字化,成为支撑教育强省建设的先导工程。二是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向粤东粤西粤北和偏远乡村倾斜,推动城乡、区域教育数字化、均衡化、一体化发展,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样板工程。三是坚持“引才”和“育才”并重,夯实人才培养之基,围绕“五育并举”持续丰富学习资源,成为实现“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基础工程。四是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在活动现场,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与广东省教育厅签订了《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与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数字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广东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受益面,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提供资源与平台支撑,不断开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郑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