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陶渊明饮酒诗
《杂诗》其二吐露了他内心的那份孤寂: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诗人由日落月出、风寒席冷,感觉到时令季节的推移,于是,感时伤怀,再也无法入眠。其内心的翻腾起伏,孤单寂寞,尽在不言中,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想向人诉说,借以排遣孤寂,纾解烦忧,可是“欲言无予和”,不但找不到知音,连个说话的对象都没有,在这孤独寂寞之中,只好“挥杯劝孤影”,独自面对着孤独的身影,举杯消愁,在这样难眠的夜里,也只有酒始终陪伴着他。
虽然陶渊明诗中的孤寂感随处可见,但陶渊明的孤独乃是出于自觉地选择与“违己交病”的樊笼告别,因此孤独是保有自我必须付出的代价。陶渊明不愿随波逐流,决心“守拙归园田”,找到了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便“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远”,因此他的诗文中言及“独”者,尽管是孑身独立,但也和缓平静,甚至自我肯定。而这样的孤独感,若是有酒为伴,似乎也能排遣,如《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诗人采摘菊花,酿造菊酒,独自饮用,此刻是孤影独尽,没有知交好友同饮,不免生出一般寂寞之感,但一杯接着一杯,欣赏着眼前黄昏日没、归鸟还林的景色,想到自己早已归回田园,从“心为形役”的精神牢笼中解脱出来,人世间的烦恼忧愁、荣辱得失全都与我无关,于是傲然自得的情绪涌上心头,也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在饮酒之中,忘却烦忧,更感受到超逸的遗俗之情,这种倚窗寄傲的神情,令人不禁神往,于是独酌似乎也不再是可悲之事了。
再看《读山海经》其一,更是展现出陶渊明选择隐居、过着耕读生活的那份自豪、自足、自乐之情: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这首诗中描写了诗人隐居躬耕、饮酒读书的自得之乐。陶渊明身居穷巷、与世隔绝,连老朋友的车马也进不来,看似独自一人孤单寂寞,但陶渊明却能够自我排遣,予以转化、提升,正因为“穷巷隔深辙”,才使得他得以摆脱尘网,省却人世间的烦扰,心灵上获得莫大的自由,而在耕作之后,更有闲暇自斟自饮,欢酌春酒,潜心图籍,陶醉书海,享受这份独居之乐,真是何等的快慰!陶渊明能表现出这番悠闲冲远的风味,就是因为他能不被寂寞所囿,而透过书、酒及大自然的陪伴,将寂寞之感舒散净化,向上升华,达到旁人所不及的人生境界,其深厚的涵养,高超的情怀,更是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