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高科技“新衣” 看转场集结点如何为羊群护航
近日,昆仑山脚下的牧民阿卜杜麦吉提一家的羊群开始转场。今天,他家的羊群已经到达转场集结点。在这里,牧民和羊群要进行休整,为后续进入春牧场的长途跋涉做准备。为了确保羊群顺利转场,转场集结点都有哪些服务保障呢?
总台记者 卜鹏:我现在的位置是策勒县恰哈乡转场集结点,海拔有3100米,乡里大部分的牧民转场都要经过这里。这两天,转场的羊群乘坐“专车”,经过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陆续抵达了这里。

牧民忙着把羊赶下车,进入临时的羊圈里进行短暂休息。赶羊下车的时候,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认真核对羊的数量。这项工作很重要,一方面,畜牧部门可以及时掌握转场羊群的数量和进度;另一方面,便于控制进入牧场的羊群数量,以保持草畜平衡,维持昆仑山牧场的生态环境。
羊群核算完数量后,还要接受疫病防治。春季是牲畜疫病的高发季节,也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期。为了保证转场的羊群在牧场能够健康生长,畜牧人员会在羊群进入春牧场前给每一只羊注射疫苗。注射完疫苗的羊,工作人员会在它的耳朵上打一个耳标,相当于羊的“身份证”,证明羊已经打过疫苗了。

除了上述的工作外,今年转场,当地还首次尝试给羊“穿衣服”。“羊衣”是这几年新疆畜牧科研部门根据畜牧养殖需求研发出的产品。“羊衣”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能够起到防风雪和保温的作用,穿起来也很简单。这个季节,山里的气温比较多变,穿上“羊衣”,能保证羊的体表温度提高3—5℃,从而降低羊群在遇到恶劣天气时生病的概率。

为了让羊群保持体力,转场服务队的人员在集结点准备了充足的草料。在这里,牧民阿卜杜麦吉提家的羊群经过休整之后,将会踏上难度更高的转场之旅。从集结点到春牧场还有几十公里的山路,海拔会越来越高,道路也会越来越崎岖。
牧民踏上转场路 “护牧小分队”时刻守护
当地相关部门为保障牧民和羊群顺利转场,在转场集结点提供了许多服务保障措施。在策勒县、和田县等一些高海拔山区乡镇,乡镇干部和派出所民警一起组成了“护牧小分队”,护航牧民和羊群转场。近日,在和田县喀什塔什乡,总台记者也跟随那里的“护牧小分队”,一起行走了当地转场的必经之路。
和田县喀什塔什乡位于昆仑山深处,随着气温回升,牧民们开始陆续转场。为确保牧民转场安全顺利,由乡干部和派出所民警组成的护牧队,提前骑着摩托车踏勘,避开灾害频发路段。规划好路线后,一大早,护牧队和牧民们就赶着羊群出发了。

这次转场,大家要从海拔1800米爬升到3500米以上。第一个挑战就是翻越高山,羊群在接近60度的陡峭山体上不断爬升,护牧队时刻帮牧民盯着羊群,提防随时会出现的碎石和羊掉下悬崖的意外。

翻过高山,转场队伍进入峡谷地带,由于这里大小鹅卵石密布,羊群中的头羊也难以前行,护牧队和牧民们一字排开,形成弧形“人墙”,吆喝着羊群跨过石滩,护牧队不时观察羊群中掉队的小羊,有时还抱着它们继续前行。
经过5个多小时的跋涉,大家正准备歇歇脚,一名牧民发现自己的羊少了4只。护牧队民警迅速出动无人机搜索,最终在山谷上方百米高的一处崖璧上找到了这4只羊。

喀什塔什乡边境派出所民警 艾山江:之前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羊的胆子比较小,我们分两路上去靠近它以后,羊看到我们就往下走了。
民警艾山江带着两名牧民从左侧上山,民警杨森林和另一名牧民从右侧出发,不断靠近这4只羊。右侧小组向上攀爬了50多米后,由于坡度陡峭,无法继续前行。而左侧小组也在攀爬过程中出现缺氧症状,大家只能咬牙坚持。十多分钟后,民警艾山江和两名牧民终于接近了被困的羊,羊听到了人的吆喝声,也勇敢跳向缓坡飞跑下山。

找回丢失的羊,护牧小分队和牧民们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大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馕就着河水,就是一顿简单的午餐了。

喀什塔什乡牧民 如则居麦:这几年,我的转场过程中,乡干部和边防民警帮了我不少忙,安全帮我转场,一直考虑我的安全,我深深地感谢他们。

短暂修整后,大家赶着羊群继续向牧场进发,只要翻过再一个平缓的山坡就到了。羊群承载着牧民们新一年的希望,而在持续1个多月的转场中,昆仑山深处无数的“护牧小分队”,也一直在守护着牧民们的希望。
责任编辑:巩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