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理工大学思源社走进衡山路小学开展“砼心筑梦,书香润童”大手牵小手读书分享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37:00    

“非常感谢青岛理工大学的师生为我们的小朋友带来生动的读书分享会,他们通过图书漂流义捐,让这份爱漂流到孩子们的手上,他们化身‘小小推荐官’,带领班级的小朋友走进阅读王国,体悟阅读之趣。他们把大学的书香带进了班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用书香传递阅读力量。” 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209班班主任马亚娟表示。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俊富带领思源社7名同学走进衡山路小学,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童趣互动的读书分享活动。中美土木工程233班李欣玉翻开《海底两万里》,指着书中潜艇穿越海底隧道的插图讲解道:“阿龙纳斯教授在‘鹦鹉螺号’里看到的海底隧道,其实藏着流体力学原理!”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同学们科学的进步,往往始于超越现实的想象。城市与地下空间232班黄楚涵捧着《中华上下五千年》走上讲台,翻开 “秦汉建筑奇迹” 篇章,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精密布局、汉代未央宫的斗拱飞檐为例,讲述古人如何用智慧在砖石木瓦间书写文明密码。

稚语织梦,书韵流长。读书感悟分享环节,同学们化身为古今文明的 “小使者”,用充满童趣的表达,让书本里的文字化作跳动的音符,在教室里谱写出一曲别样的阅读乐章。“原来科学家小时候也会‘调皮’!” 二年级学生胡未浠指着《科学家的故事》中 “牛顿煮怀表”的插图咯咯笑,随后又严肃地说:“但他很认真,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学生王维晨向周围的同学分享道:“我长大想当‘桥梁科学家’,像茅以升爷爷一样!茅爷爷建桥时遇到好多困难,但他都没放弃。我长大了也要建造一座能让所有小朋友安全过马路的桥!”活动结束后,马亚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真心为这群有担当的大学生点赞!” 她感慨道,“他们用行动证明,书香传递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用青春的热情点燃另一簇青春的火花。当大学生的‘知识微光’照进小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束光里藏着的,是对‘阅读育人’最生动的诠释。”

活到最后,大学生们为孩子们送上义捐来的书籍,寓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小的礼物成为通往广阔书海的密钥。“在和孩子们共读的过程中,我重新理解了‘善读书、读好书’的分量。我们传播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让孩子们看见‘知识力量’的窗口。”李欣玉谈到自己的感悟。 “学院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核心工程,通过深挖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育人资源,构建起‘沉浸式+互动式+辐射式’的思政教育模式。本次读书月活动开展了专家荐书、图书义捐、读书分享等系列活动,活动累计辐射1000余人次,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阅读内驱力,让书香浸润校园每个角落。”王俊富表示。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打造各类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主题活动,让青年学生走向乡村,走向社区、走进学校,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中担当奉献。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鹏飞表示:“此次读书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一场青春力量的传递与接力,有效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既帮助小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又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李欣玉 王俊富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