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资阳:超导磁悬浮技术电磁发射验证平台首次试验,有望改写商业航天发射成本结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10:00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利用固体或液体燃料产生的强大反推力而飞上太空,这是运载火箭发射常见的方式。然而,在四川资阳市,一种全新的火箭发射系统正在进行试验,通过电磁助推提供动力,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将卫星送入轨道。过去,这种只存在动漫之中的超能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未来或将改写商业航天发射成本结构。

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张建 摄

“各岗位注意,5秒倒计时准备,5、4、3、2、1,发射……”4月15日,在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的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随着试验指挥岗总指挥口令发出,一枚直径1.4米火箭模型在试验台瞬间向前冲去,顺利完成首次系统试验。

“此次试验是以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系统核心工程样机为基础,搭建最小试验单元,同时通过超声速半实物仿真技术实现‘数实接力’,开展系统级演示验证。”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航天电磁助推发射是新一代航天发射重要方向,相当于在地面上构建一套运载火箭的“零级助推器”,采用超高速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将运载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具有绿色环保、高密度航班化等优势。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用时1年左右,完成了首个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的方案论证、装备研制、安装测试、系统联调等工作。

“同等起飞质量情况下,电磁发射运载火箭可携带的卫星载荷翻一倍以上,单次运行只消耗电能,发射成本低,并且发射轨道无需维护,可实现高频次发射。”试验指挥负责人表示,该项技术成熟后可以全面满足我国大规模地轨小卫星星座组网、补网和定制化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和航天强国建设。

本次试验实现了全要素全流程动态演示,验证了集群式飞轮储能充放电、高性能电磁推进控制、实时数字孪生系统等关键技术,为下一步开展系列化电磁发射试验奠定了基础。后续,该平台的研究成果将助力商业航天电磁发射工程项目落地四川,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创新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资阳市把商业航天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无到有”、被纳入全省25个产业新赛道。

今年2月,资阳市召开专题研究全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工作的会议,提到要准确把握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围绕突破运载、形成集群,着力构建“运载火箭+电磁发射”特色鲜明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

前者是资阳市锚定商业航天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头部企业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公司,建设的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后者则是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共建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聚焦电磁发射技术攻关。

资阳的航天叙事正从“造火箭”向“用火箭”延伸,上述电磁发射技术若突破,或将改写商业航天发射成本结构。

据了解,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项目试验中心采用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路线的电磁发射技术验证平台,具备商业航天全系统、全流程动态演示验证能力,目标是2028年实现电磁弹射火箭首飞。试验中心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主要建有储变中心、配电中心、总装调试、发射轨道、末端防护等功能区,旨在建设一个集“验证”“实验”以及“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