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省名城联动 | 重庆:花开富贵垫江红
4月的重庆市垫江县,一片花海,芳香四溢。山水牡丹迎风起舞,引来无数游人娇客。垫江,这个矗立于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向腹心地带的千年古县,素有“一山牡丹红,百里米粮仓,千年耕读史,万家豆花香”的盛誉。西汉置县以来,垫江山水之间,便流淌着“牡丹芍药并蒂开”的传奇。从历史到现实,从山野到民间,花开花落,花落花开,牡丹不仅成为重庆垫江的一张名片,更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致富之花、幸福之花。
丹霞映红致富路
垫江恺之峰景区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常。
家住太平镇黄家湾的黄清位早早在景区门口支起了小摊,摊位上摆着盆栽牡丹,还有处理好的干丹皮。老黄乐呵呵叫卖自己的牡丹,不一会儿便迎来十数人围观。

重庆垫江华夏牡丹园。龚长浩/摄
黄清位几代人都住在牡丹村,从无人问津的山野花,到现在家家户户种植的致富花,经年过古稀的黄清位亲眼见证了垫江山水牡丹的“进阶之路”。
如今,仅依靠种植牡丹,售卖鲜花、丹皮,黄清位一家年入5万多元。享受到垫江牡丹红利的不止黄清位一家。牡丹村全村老百姓依靠这一山牡丹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不止于此。垫江种植牡丹2万余亩,年产干丹皮200多吨,当地还致力引育壮大经营主体,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推动牡丹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相继开发牡丹花饼、牡丹油籽、牡丹花茶、牡丹绘画等衍生品进入市场,带动不少群众增收。

重庆垫江恺之峰旅游区。龚长浩/摄
国色天香绣山河
垫江牡丹,源于天然,生于悬崖峭壁之上,藏于深山秀壑之间,尤以丹皮名闻全国,素有“垫丹”之美誉。垫江牡丹品种丰富,有太平红、千层香、悠山艳等60余种,花形大、花姿美、花期长,以其碧玉之秀、天然之美,立体分布在山、水、石、林、云、岚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垫江牡丹文化,是中国山水牡丹的典型代表,故有“华夏牡丹源”之说。
近年来,垫江引进河南洛阳宫廷牡丹、山东菏泽园林牡丹、甘肃紫斑牡丹等200余个品种及36个芍药品种。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垫江山水牡丹太平红及垫江白芍鲜切花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此外,垫江山水牡丹还在2023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赛花会”上斩获1金1铜,恺之峰旅游区获评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花王大赛“魅力山水牡丹园”称号。
2000年以来,每到牡丹盛开的时节,垫江牡丹文化节都会如期举办,曾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牡丹大会的分会场,并荣获2023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文旅节会、2023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最佳实践案例。活动期间,招商引资签约、重点项目开竣工、重大文体活动同步举办,牡丹文化节已成为垫江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产业融合、拉动文旅消费、惠及广大群众的重要平台。

重庆垫江恺之峰旅游区。龚长浩/摄
一花绽放百业兴
为推动牡丹芍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垫江围绕“一院一馆一园一带一加工”发展思路,通过打造一个牡丹芍药种植栽培和综合利用的牡丹研究中心,一个展示体验牡丹在美术、音乐、诗歌、民俗等方面人文价值的牡丹国花馆,一座兼具观赏、科普和栽培实验功能的四季牡丹智能化温室,一条规模相对集中的牡丹芍药种植带,一个牡丹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基地,加快推动牡丹芍药一二三产业链无缝衔接、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发展,让牡丹源乡、牡丹故里的城市品牌越来越响。
“以花为媒”“以花兴业”,垫江坚持全链条发展、全业态融合,创新实施“赏花+”新模式,切实推动“农文旅体商”一体发展,让“流量”变“留量”、“颜值”变“产值”,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垫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成功跻身重庆主城都市区,成为渝东新城组成区县之一,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名单,这也是重庆唯一。
穿越千年岁月,垫江牡丹已从文人墨客笔下的“国色天香”,化身为享誉全国的“城市IP”和百姓庭院中的“致富之花”。
展望未来,垫江积极融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创建明月天香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牵引,以构建农文旅融合功能区为抓手,打好“牡丹牌”“度假牌”“研学牌”,把垫江打造成为集花海观光、森林康养、研学旅行、民宿度假、农耕体验、体育运动、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你看,一个重庆近郊休闲旅游、双城经济圈市民周末“微度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大美垫江,正悄然向人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