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知名‌作家黄孝纪作品校园分享会在广西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8:21:00    

红网时刻新闻4月25日郴州讯(通讯员 张小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青少年对农耕文明的理解,4月19日上午,以“热爱自然,认识农耕”为主题的知名作家黄孝纪“中国乡存丛书”校园分享会在广西玉林市高级中学演艺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新华文盛图书有限公司、玉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广西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玉林高级中学承办,吸引了8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积极。

作家黄孝纪。

‌聚焦乡土记忆,讲述农耕故事‌

黄孝纪是中国当代知名乡土文学作家,2012年以来,他坚持以故乡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为历史背景,采用系列化、分类化的方式,书写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陆续创作出版了“中国乡存丛书”系列散文集《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故园农事》《节庆里的故乡》《老家什》《庄稼人》等多部,被誉为“中国乡村变迁的纸上博物馆”。在本次校园分享会活动中,黄孝纪以《热爱自然,认识农耕——“中国乡存丛书”分享》为题,分别从“童年的乡间生活”“故乡的沧桑巨变”“纸上故乡的重建”“学生时代的理想”四个方面讲述了

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农耕时代自然环境、传统技艺、节庆文化与乡民生活的理解。

在黄孝纪看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三十多年间,也正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发生剧烈碰撞的交汇期,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乃至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巨变。他这十多年来坚持书写故乡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变迁,就是为了给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留下一份真实鲜活的历史记忆。

学生提问。

学生对话作家,感悟农耕深意‌

在分享会的提问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同学问道:“黄老师从小出生在农村,青年时代通过高考离开了故乡,如今写出一系列作品对故乡进行回望和纸上重建,请问你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黄孝纪表示,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变的是生产生活方式,不变的是人与土地、与家乡的情感纽带。我们需要在发展中守护文化根脉,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工业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黄孝纪鼓励在坐的学子,在学生时代要树立两个理想,一个是文学艺术的理想,这是修身养志的,是愉悦身心的,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实用技能上的理想,是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是形而下的。只有两种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活动尾声,黄孝纪则为师生手中的中国乡存丛书签名,并写下寄语:“愿你们心中常怀一片青翠的田野。”

给学生签名。

分享会后排队签名的学生气氛热烈。

‌深耕文化土壤,播种未来希望‌

负责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许多学生反馈说,第一次意识到餐桌上的一粒米、一片菜叶背后竟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正如作家黄孝纪在分享会所言:“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这场校园分享,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了解农耕文明的窗口,更为传承乡土文化播撒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