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需掌握这四种学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06:22:00    

文化关乎国运、国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正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理应在学好用好《纲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那么,怎么学?简单归纳一下,就是要掌握好“四学”。

原原本本学

《纲要》虽然不是原著,但是忠实于原文原著,因此,也需要原原本本学。可以把《纲要》的学习和原文原著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纲要》的学习深化对原文原著的理解,通过对原文原著的理解深化对《纲要》的学习。

例如,《纲要》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强调这一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源自实践又指导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明确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定位,指出这一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指出了根本途径,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入系统学

《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十二个方面: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纲要》对这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创新观点作出明确提炼概括,并以此为据设计全书章节布局,对这些重大创新观点的形成发展、深刻内涵、创新意义与实践要求等系统阐述,既阐明了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纲”,又详解了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容的“要”,系统呈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需要深入系统学习。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博大的文化情怀,《纲要》把这些精神实质融入字里行间,贯注行文笔端,形成了全书情理交融、文情并茂的鲜明特征,既需要深入学习,更需要深入领会。尤其要深入学习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聚焦重点学

在深入系统学的基础上,还要聚焦重点学。上海是习近平同志从事地方领导工作的最后一站,2007年曾在上海工作过7个月零4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到上海考察指导工作,多次对上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其中不少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关,有些内容被写进了《纲要》之中。如2023年12月考察时要求上海“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纲要》第三章的内容就是“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14年5月考察时要求“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纲要》第七章的内容就是“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如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等,也都写入了《纲要》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既要突出习近平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殷殷嘱托,更要努力将其转化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实际学

《纲要》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纲要》在对十二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进行阐述时,也始终贯穿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念,既着力讲透彻这些重大创新观点所包含的原理性内容,又着力讲清楚这些重大创新观点的实践性要求,《纲要》最后一章再次集中阐述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要求。

要把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与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并用好《纲要》。2024年3月,市委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行动方案》,提出9大行动30项工程,各责任单位都有明确的任务。要以深入学习《纲要》为契机,推动9大行动30项工程落实落地,这也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精神的必然要求。上海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可以在《纲要》学习过程中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如“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的高质量推进、“半马苏河”文旅品牌的打造、《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电影的上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新风、“老外讲故事”外宣平台的搭建,等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上海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镇,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领域聚集了一批全国名家。《纲要》出版后,上海不少单位已经开展了个人自学、专家辅导、研讨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可以进一步总结《纲要》学习研究宣传的经验,充分运用好宣讲团等宣讲组织,引导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好用好《纲要》,努力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浦江两岸结出丰硕果实、绽放璀璨光华。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原标题: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需掌握这四种学法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唐嘉华 陈方刘